|
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兴隆县兴隆镇始终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破解“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治理难题,该镇以“九月攻坚”活动为契机,通过“片区化推进、专业化保洁、常态化管控”三维发力,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净美”向“全域长效”治理深度转型,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注入持久动力。
一是科学统筹布局,以“片区化作战”破解“分散治理”难题。针对以往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各自为战、力量分散”的问题,兴隆镇创新采用“分片区集中攻坚”模式,将全镇29个行政村划分为5个整治片区,每个片区明确1名镇包村干部担任总负责人,统筹协调片区内保洁资源与整治进度。自9月1日攻坚活动启动以来,各片区按照“先重点、后全域,先清理、后巩固”的原则,逐村制定“一村一策”整治方案,对沿主干道、河道沿线的24个“门户村”,优先开展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清零行动”;对较远的5个“腹地村”,重点推进柴草垛规整、畜禽养殖粪污清理等“靶向治理”。截至目前,各片区累计完成32条村内主干道、15条河道沟渠的集中清理,清理各类垃圾230余吨,整治乱堆乱放点位103处,片区内村庄环境整洁度较攻坚前提升85%以上。
二是强化专业协作,以“政企联动”提升“整治效能”。为确保攻坚行动提质提效,兴隆镇联合安旭保洁公司组建“专业化整治队伍”,配备大型垃圾清运车10辆、小型清扫车7辆、保洁人员87名,实现“清扫—收集—转运”全链条专业化作业。在协作机制上,建立“提前对接—现场统筹—事后反馈”闭环流程:安旭公司每日提前1天与目标村书记沟通,明确村内卫生死角、难点区域位置,共同谋划机械调度、人员分工等细节;攻坚当日,各村书记带领1-2名村委全程跟随保洁队伍,实时协调村民配合、处理突发问题,如协助清理村民房前屋后堆放的废旧家具、协调农机具清理田间地头塑料袋等。截至9月29日,专业化队伍已完成29个行政村的全域清理,平均每个村清理时长较以往缩短30%,垃圾清运效率提升40%,村民现场满意度达98%。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以“常态化管控”巩固“整治成果”。为避免人居环境“反弹回潮”,兴隆镇在攻坚行动基础上,同步构建“全域长效治理体系”。一是建立“村干部+保洁员+村民”三级管护机制:各村明确1名村干部为“环境管护第一责任人”,负责每日巡查村内卫生状况,每村配备专职保洁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二是完善“设施配套+资金保障”支撑体系:全镇新增垃圾桶78个,实现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全覆盖,专项拨付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用于保洁员工资发放、设施维护及奖励补贴,确保长效治理“有人员、有资金、有保障”。三是建立“季度督查+年度考核”监督机制:镇人居环境整治专班每季度对各村进行“明察暗访”,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村集体评优挂钩,对连续两次排名后3位的村进行约谈整改,倒逼责任落实。
如今,走进兴隆镇各村,昔日的“垃圾死角”变身“小微花园”,杂乱的“柴草垛”规整为“景观垛”,清澈的河道旁增设“休闲步道”,人居环境的“一时净美”正逐步转化为“全域持久美”。下一步,兴隆镇将继续深化整治举措,聚焦“绿化、美化、亮化”提升,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让生态宜居成为兴隆镇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