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刀翻飞间领略剪纸百态,笔墨勾勒中触摸千年文脉。2025-2026学年,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将军营学校小学部美术课程延续非遗传承大主题,以手工与绘画两大品类为核心,通过技法拓展、材质创新与主题延伸,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读懂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实现审美素养与文化认知的双重提升。
手工类课程中,剪纸艺术呈现“双派融合”的特色。在延续满族剪纸新年主题的基础上,课程新增蔚县剪纸教学——学生不仅掌握满族剪纸“千剪相连、阳刻为主”的剪刀技法,还尝试蔚县剪纸“三分刻、七分染”的独特工艺,通过刻刀运用与色彩点染,感受单色剪纸的雅致与点彩剪纸的绚丽,理解非遗艺术的多样表达形式 。此外,粘土青铜器的创作作为补充内容,让学生在揉、捏、刻、画中感受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
绘画类课程则以“传统主题+材质创新”为亮点,持续深化文化传承内涵。敦煌泥板画继续沿用,带领学生追溯丝路艺术的璀璨过往;新增的“屋顶上的守护神”主题,聚焦北方鸱吻、南方瓦猫、宫殿五脊六兽等建筑构件,让学生在描绘中了解传统建筑的祈福寓意;《山海经》异兽创作将突破常规材质限制,采用牛皮纸与锡纸结合的方式,通过肌理碰撞还原神话生物的奇幻质感。恰逢马年,课程特别设计PVC板“马上多巴胺”创作,以鲜明色彩与现代材质诠释传统生肖文化,让非遗艺术焕发时尚活力。
据了解,该校美术课程始终以非遗传承为核心脉络,通过“技法学习+文化溯源+创意表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亲近传统文化。从满族剪纸到蔚县剪纸的技法拓展,从敦煌艺术到生肖文化的主题延伸,从传统纸笔到PVC板、锡纸的材质创新,课程既注重美术技能的阶梯式培养,更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传播,让千年非遗在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该校美术教师张琦表示,后续将通过校园艺术展、非遗成果分享会等形式,展示学生创作成果,让更多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推动非遗传承在校园落地生根。(张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