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经济开发区创新实施“党建+招商”双轮驱动机制,以高质量党建赋能招商引资突破跃升,实现党建优势与经济发展动能同频共振。在构建开发区“1333”工作机制过程中,将党建引领摆在首位,近五年累计招商引资项目达52个,总投资超200亿元,其中50亿级项目2个,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党建引领方向,精准布局招商战略
海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建立“招商决策党支部会商”机制,由班子成员牵头组建产业链招商专班,将党组织研究前置嵌入招商全链条。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创新实施“三链招商”法:以商招商延伸产业链条、产业链招商构建产业集群、科技招商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今年成功签约冀衡佰康20万吨氯碱项目、光刻胶固化剂项目等15个优质项目,总投资76亿元,其中4个省重点推介项目在廊坊经洽会集中亮相,展现出党建引领下的招商战略眼光。
二、党员冲锋在前,靶向攻坚项目突破
开展“党员亮诺招商”行动,组建6支党员攻坚队,实施“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建立“双招双引”擂台赛机制,党员带头对接500强,央企国企和行业领军,严格践行“三选三不招”原则(选战略新兴产业、选高成长性项目、选亩均效益达标企业;高污染项目不招、低质效项目不招、非产业链项目不招)。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成功引进江苏三木化工等50亿级项目,近五年新落地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65%,亩均投资强度超400万元,税收贡献预期增长3倍。
三、组织保障护航,全周期服务促达效
构建“党建+项目”全周期服务体系,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党员、一套专班”推进机制。建立项目落地“红色代办”制度,从注册审批到竣工验收提供全流程服务,目前24个在建项目中,14个完成前期手续,10个主体厂区封顶,4个实现投产。创新开展“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访百家、入千企’企业座谈会”行动,组织部门、企业、施工方共商共建,破解水电气热等要素保障难题,确保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超85%,投产项目达效周期平均缩短2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