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工作推进突破口
坚持依托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目标监控、绩效目标自评等环节,做好查漏补缺、深入分析等工作,查找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采取对应举措。加强全县各预算部门单位的培训辅导,在深入贯彻传达上级关于绩效管理的文件精神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预算单位重视程度。加大预算绩效工作力度,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了全流程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推动绩效管理应用到财政资金使用的整个流程,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坚持客观高效,建立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
按照财政部下发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组织单位认真学习研究,按照框架标准设定本部门的绩效目标,保证绩效目标内容附合本行业特征,充分反映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按照财政部加快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的要求,抽取了教育、农业、社会保障等一批项目,根据行业特征实际确定核心指标50条,提高绩效评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坚持提前布局,关口前移加强事前评估
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从年初预算编制中,2023年对全县35个新增项目全部进行事前评估,否定项目10个,保留项目25个,涉及金额近亿元。将事前绩效评估和预算绩效目标设定作为预算申报前置条件,实现预算绩效关口前移,明确要求新增重大项目未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或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规范的,不予安排预算。
四、坚持抓住重点,做好预算绩效监控工作
按照《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3年1—6月份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分析工作的通知》(冀财绩2023年3号)要求,对全县所有预算项目实施绩效监控,共监控部门55个,监控项目1003个,监控涉及资金9.9亿元。选取部分民生项目进行了重点监控,对明显偏离绩效目标和预算执行较慢的项目及时整改,并将监控结果用于当年预算调剂、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以后年度预算编制。加强绩效监控力量,对于项目实施进度较慢,或无支出,等项目给予削减预算和取消预算的处理,以增加预算资金规模,
五、坚持结果应用,做好绩效评价工作
我县出台了《孟村回族自治县县级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自评管理办法》,根据文件要求,我县对2022年所有预算单位进行了绩效自评工作,自评部门55个,涉及资金11.8亿元,并将自评结果应用于预算安排、政策完善和改进管理。2022年至今,选取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义务教育发展、城乡社区发展等16个项目进行了重点评价,涉及资金9900万元,评价结果均为“优”。
六、坚持延伸管理,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对乡镇部门的考核机制
2023年出台了乡镇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针对乡镇年度绩效自评情况进行打分评比,按照乡镇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进度情况、绩效指标设定完整度、开展工作成效进行打分,并将考核结果呈送县委县政府,将预算绩效纳入乡镇班子考核机制,全面提高了乡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下一步将继续研究出台县本级预算单位绩效管理水平考核机制,并根据考核情况出台奖惩办法,推进绩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刘瑞涛、刘玉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