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针对各食品生产企业常态化运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的照搬照抄《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等形式化现象,武强县市场监管局“四措并驱”,采取“集中培训+树立标杆+上门指导+印制公示牌”相结合的方式帮扶企业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动态调控机制,制定符合基本要求,适应企业实际,能真正发挥作用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使“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真正落到实处,保证生产环节食品安全。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组织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集中召开培训会议。共同学习《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为保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又于2023年6月底对其进行了集中书面考核,规定对考试分数低于90分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不得任命上岗。同时指导企业结合已有的管理制度,常态化运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并建立工作档案管理制度,避免制度与执行“两张皮”。
二是树立“标杆”企业(蒙牛乳业),组织其他食品生产企业实地参观学习,更直观的了解学习“标杆”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方式方法。
三是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根据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等级不同、隐患问题多样等实际情况,主动为企业送政策、出主意,帮助企业提质量、谋发展。对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在异地抽检中出现不合格等问题,重点加强“点对点”监管,“面对面”帮扶,实行“一域一档、一品一策、一企一档”管理,大力推动特色食品企业通过HACCP等先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帮扶企业规范生产流程,排查重点隐患点位、纠正贮存销售条件、破解生产销售难题,切实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有效地助力企业高质发展。
四是与包联的人民政府部门联合监制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在企业醒目位置悬挂。此举使监管人员、包保主体干部在对企业开展检查时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风险点,而企业本身也更加重视自身的风险点,达到主动落实食品主体责任的效果。截止目前,全县41家食品生产企业已全部将定期动态更新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予以公示。
一年来,通过四项举措的实施,进一步压实了企业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有效地逼迫企业管理制度化,形成了一整套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今年下半年,异地抽检出现不合格食品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