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运河,延绵流淌。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既是时间上的流淌,也是空间上的绵延。京杭大运河景县段全长73.2公里,其中位于安陵镇华家口村的华家口夯土险工入选《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县的文化瑰宝。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黄明耀院长来我县调研、参观大运河时指出:“要加强对大运河景县段特别是华家口夯土险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司法服务”,对此,景县法院高度重视并进行了细致研究和部署,不断创新思维,落实措施,切实筑建大运河司法保护的坚固堡垒。
高点站位,成立领导小组
景县法院成立了院长任组长的运河保护法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宜。在实际工作中,景县法院紧密结合大运河景县段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运河文化带建设、特色旅游发展等方面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为建设和保护大运河生态文明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司法+行政”联动,共建美丽运河
景县法院进一步加强司法与运河辖区党委、政府的协调联动,提升对运河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参与度。工作人员通过对运河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华家口夯土险工的夯土坝上村民、车辆通行频繁,车辆通行时的共振和噪音易对夯土坝地基造成损坏,进而破坏夯土坝的原貌,减损其寿命和文化价值。为防止文化遗产遭到进一步破坏,同时为华家口村民提供出行便利,经景县法院运河保护法治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向安陵镇人民政府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其在华家口夯土险工的夯土坝西侧新修建一条辅路。安陵镇政府研究并采纳了该司法建议。目前,辅路的修建工作已接近尾声,实现了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有效衔接。
提高专业化审判工作水平,加强对大运河的司法保护
景县法院制定了《关于发挥审判职能加强大运河司法保护的意见》,挂牌成立了运河法庭,同时在华家口村设立了巡回审判站,定期开展大运河保护相关案件的巡回庭审和典型案例宣传活动,切实将大运河的司法保护网延伸到基层,扩大审判的社会效应,推动实现大运河司法保护“零距离”。同时,通过将涉及大运河保护刑事制裁、民事赔偿、行政监督和生态补偿修复责任、环境公益诉讼、文化旅游等审判业务整合,形成一体化审判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与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作用,推动构建涉大运河纠纷诉源治理机制,实现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有机衔接。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形成特色司法保护品牌
景县法院在华家口村建立了宣传教育基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机制,以司法护航大运河拆迁拆违、垃圾清理、生态修复、河道清淤等为宣传抓手,形成联防共治格局,共建美丽运河。同时,注重向社会通报和展示大运河环境资源审判运行情况和成效,宣传制裁污染环境和生态修复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突出法治宣传的警示教育作用,不断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精准、有效的司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