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河北讯(程照升)尚义县南壕堑镇西平山村位于尚义县城北5公里,辖8个自然村(西平山、唐家洼、东沟、西沟、八弄达营子、五大股、班定营子、小坝子),共575户,1480人。土地总面积2.2万亩,其中:耕地5453亩(其中水浇地1800亩),林地8039亩(其中退耕地6613亩),草地2713亩,村庄面积700亩。种植的作物主要有莜麦、胡麻、葵花、土豆等。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劳务输出、传统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其中,东沟、八弄达营子、五大股、班定营子四个自然村2019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228户594人)。唐家洼、西沟、小坝子三个自然村2020年实施空心村改造(改造224户574人)。现仅剩西平山主村,在村人口80户215人。
尚义县南壕堑镇西平山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把村里单个主体调动链接起来,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红链机制”,激励“本地分红”,形成村级产业“共同参与、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经济共赢体和治理共同体。
(一)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把准强村富民“细脉络”
由“分散经营”向“抱团发展”,采用统一配置的方式,即统一集中流转土地到合作社,统一耕种,组成农机工作队,对4000亩土地进行机械化耕种,订购坝莜3号种子 ,统一配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割,统一加工销售,把增加的生产端的利润留给农户,扭转乡土合作社的营销劣势。
(二)抓实领富骨干队伍,配强村级组织“领头羊”
选配选强合作社致富带头人8名,其中老干部2名,老村贤1名,老机手5名,到合作社中参与合作工作。聘请产业联合体会计跟踪全链条账目电子化办公,鼓励2名从内蒙返乡创业青年参与经营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
(三)整合拓展产业链接,精准配置服务群众“备考单”
按照“工”字形产业布局,以西平山主村为杠点辐射带动唐家洼、小坝子、五大股、班定营子、西沟5个自然村发展莜麦产业,在西平山跨官地界依托雪川马铃薯公司发展旱作雨养马铃薯种植1200亩。
集中整合利用撂荒土地集中化种植燕麦4000亩,引进“泰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发展莜麦、葵花、胡麻种植等产业。西平山村泰泽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于2017年2月注册成立,是张家口市首家旱作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由西平山村委会牵头,注册资金54万元,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与本村及周边农户签订承包协议,承租生产条件差、种植成本高的偏远地块,利用机械化优势进行规模种植,集中耕种“坝莜18号”、马铃薯及其它杂粮杂豆5000余亩,实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种植经营。建立“村级组织+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年终利润结算方式统一分配,其中20%用于合作社发展,10%用于学习培训,70%用于社员年终分红。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水利部门资金300余万元,大力扶持村级合作社长远发展,固定资产已增加到400万元,建成粮食仓库400平米,晾晒场3000平米,马铃薯仓储窖400立方米(1000吨);拥有各类农机具9台(套),其中,1354大型拖拉机1辆,1540大型拖拉机1辆,554小型拖拉机1辆,播种机1套,翻转犁2台,旋耕机2台,拖车1台。合作社机械设备齐全,具有统一耕种、收割、晾晒、存储、销售“一体化”功能,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规模种植。合作社共统一种植3600亩,收获莜麦95万斤、胡麻11万斤,产值达80万元,每亩收益180元,收益远远超过其它零散种植的农户。为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产业后续收入,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驻村工作队又引进资金60万元帮助承建胡麻油加工厂和莜面加工厂各一座,目前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该村积极拓展产业化经营发展渠道,果断引进金津果业吊蔓西瓜种植基地,先后流转土地820亩,其中2018年南壕堑镇扶农公司利用整合扶农资金836万元,以每亩500元的价格集中流转500亩土地,2020年增加流转土地320亩,大力实施高端西瓜种植项目,不仅为村民提高了土地流转收入,还为村集体增加了产业收益和村民务工收入。目前,村集体财富累计达52万元,产业风险储备金8万元,158户常住户每户增收1820元,户均收入增长率达12.3%。
(四)狠抓党群多元共治,织密基层治理体系“一张网”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采取村规民约执行、视频网络监管等方式,着力推动村级多元共治,选聘保洁员、防火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人员36名。对主村人居环境、山林防火、柏油路、机耕路进行日常防护,通过设立标识、标牌对主村16条巷道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了主村有人清扫、院落自我保洁,村容村貌由过去“脏乱差”向“洁净美”的实质性转变。
全面推行村级事务“四议两公开”,积极尝试便民“一站式服务”,新建了村级综合服务站、公共卫生室,下力整合办事窗口,开展村务、医务、政策咨询平台化查询,切实做到干部多办事、农民少跑腿,极大地提升了为民服务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效力。
西平山村“泰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土地集中流转、规模化经营保质保底模式,大力实施零星分散土地共治共赢,建立了股量化共享红链机制,提升了农产品价值链增值幅度,解决了农产品销售“肠梗阻”问题,突破了家庭单一化“小打小闹”分散经营、低收入瓶颈,创新性趟出一条壮大产业、富裕富足、振兴乡村的新路径。
建立传统旱作雨养产业向规模化土地集约提档升级机制,践行“有机嵌入”,补齐“产业悬浮”短板,进一步提升帮扶产业造血功能,实现合作社经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精准性、持久性,带动更多群众走上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康庄之路。
近期省水利厅又支持帮扶西平山村合作社发展资金100万元,用于购买联合收割机、自卸运输车等机械设备,并新建一座饲料加工厂,届时将形成更加完善、实力壮大、增值增效的产业链条,大幅提升农村产业附加值和农民集体收益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