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河北讯近期,盐山县审计局在对县教育系统2019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开展审计过程中,紧密结合“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充分借鉴运用省审计厅提出的“1+2+N”审计模式,有效发挥审计监督效能,进一步规范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不断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即一个系统。以教育系统为主线,结合审计目标、范围及内容,围绕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学校布局的合理性等方面开展审计,严格按照审计工作准则和审计实施方案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资金流向、业务开展和政策执行等情况进行核查,查摆突出问题,做到 “程序规范、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发现并揭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各类问题现象。
“2”即撰写审计通报和审计专报。对审计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现象,及时向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情况通报,客观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做到事实清楚、建议可行,突出审计监督服务职能作用,促使被审计单位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系统性问题,及时以审计专报的形式,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建议,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
“N”即延伸N个单位。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聚焦重点项目资金,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职能情况、收支情况、信息系统控制情况和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内设机构及下属单位实施延伸审计,审查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到位、执行是否有效,揭露有关单位存在的问题,帮助被审计单位健全内控制度,完善工作程序,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审计中统筹运用内部审计力量,有效形成审计监督合力,助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