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为大家!抗“疫”战场,他冲锋在前,不改军人本色
————记曹妃甸综保区党政办主任赵卫国先进事迹
赵卫国同志,1975年生人,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部队服役15年,2007年从部队转业到曹妃甸工作,现任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先锋!面对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赵卫国同志,保持部队作风,践行初心使命,舍小家、为大家,身先士卒,坚守抗击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确保了曹妃甸综保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落实,为综合保税区新冠病毒联防联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彰显了一名军人,一名党员的英雄本色。
一、 面对疫情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
春节,本该是家家户户团员的日子,但是对于赵卫国同志来说,这是个不同寻常的春节,父亲腊月二十八下午15:00突急病,家里来电话让其回家护送到医院,就在老人最需要的时候,也正是区委安排部署疫情联防联控传达落实的关键时刻,他作为综保区疫情防控小组的办公室主任,很多需要协调和落实的事情需要他办,一边是重病的父亲,一边是严峻疫情下肩上的重担,他毅然选择了留在工作岗位上,让自己的家人打120送到医院抢救,而自己继续留下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当晚综保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协调到位有序推进,可是晚上21:00,父亲病情加重,因心脏造影,气胸下管大出血,乐亭县医院无法救治,要求转到唐山市医院抢救,这时疲惫不堪的他才开车到乐亭医院给父亲办理转院手续,由于当晚大雾各条高速封闭,第二天凌晨3:00才把老人送到市级南湖医院救治。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党员,在部队他是这样做的,转业到地方后,依然是这样,使命在肩、初心不改,始终把单位的事当作天大事,把个人事看作是小事。
怕耽误工作和影响同事们的工作情绪,他从不提起家里的情况,强忍住心中的惦念和悲痛,默默承担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每天只有繁忙的工作之余,才能通过电话询问父亲的病况,对此他更多的是愧疚,但问到他现在最牵挂的事,他的回答依然是疫情防控情况,他说,在疫情面前,自己的家事是小事,抗击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事,必须做到舍小家顾大家,这是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担当和责任。
二、 坚守抗击疫情前线,不忘初心使命
在当前疫情肆虐的严峻形势下,赵卫国同志坚守岗位,不分昼夜,每天早上7点多分别到办公区域、海关卡口、围网内企业、港务公司、码头卡口等重点防疫区域进行督导检查,查看排查记录、清洁消毒等情况,细心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排查关、消毒关,不漏掉任何一处细节,每一个重点防疫区域的物资储备、人员配置他都了然于胸,时刻绷紧一根玄,确保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能够第一时间妥善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他经常说,抗击肺炎疫情的战役已经全面打响,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又是一名退伍军人,虽退伍不褪色,要发扬部队优良的作战传统、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始终忠诚于党,始终自强不息,始终珍惜军人荣誉,为党徽、军徽添彩增光。是的,他做到了,在危险的疫情面前,在单位最急需的时刻,赵卫国同志没有恐惧、没有抱怨、不谈条件、迎难而上,充分发挥着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先锋作用,坚守抗击疫情第一线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本色。
三、 深入研究防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赵卫国同志高度重视疫情排查管控工作,多次研究细化完善综保区疫情联防联控应急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建立疫情排查通报机制,扎实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综保区疫情防控小组对区内人员进行排查时,发现5名综保港务员工曾近距离接触武汉返程人员,赵卫国同志第一时间帮助指导综保港务公司研究制定居家留观人员管控方案,并且不惧危险、主动请战,申请成为留观人员的专项联系人,密切关注其体温测量、身体状况和居家情况。
曹妃甸综保区具有人员结构复杂,流动人口较多的特点,企业人员多(国贸集团、综保港务等),驻区单位多(曹妃甸海关、海事局等),外部流动人口多(靠泊船舶船员、集疏港车辆司机等),再加上管委会、物业、食堂、工地等人员,针对这一情况,赵卫国同志研究实施综保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并按照排查区域划分,成立7个排查专班,要求各专班做到摸底排查、建档立卡、出入筛检、监测检测、领导分包,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无死角”。
赵卫国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园区内企业和干部职工的健康平安发挥防控一线人员最大的能量,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树立了榜样,确立了标杆,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飘扬,让党徽在防控一线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