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异地执法“跨区越界”、趋利性执法“逐利失公”、“四乱“”问题、“任性而为”……这些执法乱象不仅啃食群众获得感,更像“软钉子”扎痛营商环境。近期,涞源县司法局紧盯中央及省市县纪委监委专项整治要求,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全面打响违规执法整治攻坚战,剑指执法领域痛点堵点,全力守护群众权益、擦亮法治底色。
一、高位推动,压实整治责任
4月23日,副县长、公安局局长熊锦望同志主持召开整治工作调度推进会,并邀请县纪委监委驻政法委纪检组长段立军同志参会,全县县直执法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乡镇执法队长参会。会议明确 “六大整治重点”“四个阶段任务”,建立“司法局统筹协调、纪委监委全程监督、部门自查自纠”的工作机制。强调整治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必须破除“过关思想”,以“严”的主基调贯穿执法全过程。
二、精准发力,有序推进整治工作
迅速组建专项工作专班,通过多渠道动员部署,要求各单位“一把手”牵头开展自查。畅通线索收集渠道,广泛发动企业群众参与监督。同时,联合纪委监委开展多轮督导检查,督促各单位深入排查问题,确保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三、直面问题,破解整治难点
当前工作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单位将整治视为“额外任务”,“一把手”未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责任传导虚化;二是自查力度不够,多数单位未按时报送台账,已报送单位存在“数据笼统”、缺乏实质性问题等现象,未触及执法程序违规等核心问题;三是协作机制不畅,部门间信息共享不足,对职责交叉问题存在推诿倾向。
四、靶向施策,推进标本兼治
(一)强化责任落实
启动攻坚行动,要求未报送单位限期提交自查台账,司法局联合纪委监委逐案审核。对敷衍塞责的单位,将移送纪检监察组启动问责,明确问责情形,同步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二)立规矩、强培训,让执法更有“尺度”
针对督查发现的共性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让执法人员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步开展全覆盖执法培训,结合典型案例讲透规则红线;组织闭卷考试检验学习成效,不合格者暂停执法资格“回炉再造”,从源头拧紧规范执法“螺丝帽”。
整治违规执法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涞源县司法局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统筹协调,确保实现“问题线索清零、制度漏洞补齐、执法满意度提升”的目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