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晓旭,女,29岁,群众,1993年11月8日出生,辅警,2014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一直在盐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宣教工作。
在刚刚接触宣教工作的时候,小班很是担忧,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也打过退堂鼓。但是当她看到战友们严冬酷暑、风雪无阻地执勤,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必须值得宣传;每逢看到处理事故现场的惨烈便觉得必须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减少事故和悲剧。这个时候,小班深深认识到了宣教的重要性,也激发了她做好宣教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或借或买,她的家里办公室里堆满了业务书籍,一有时间就捧起书本。老爸打趣地说:“你上学时要是这么用功就行了。”在阅读大量有关交通安全知识的书籍并融会贯通后,她渐渐成为盐山交警宣教的中坚力量。
全省交警直播要随警作战,在执法现场临场发挥。她感到压力巨大,于是便一有空就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普通话,每个环节不仅要求吐字清晰,还要字字正确。她便不时向其他单位的姐妹请教,查漏补缺。勤奋造就辉煌,她不仅取得了直播的成功,还把学到的应用到平时的交通安全宣传上,把录制好的宣传片在“盐山交警”抖音号等新媒体账号发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小闺女真俊,讲得更好,让俺们老百姓都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险了!”小班遇到大爷大妈这样夸她已经不知道多少回了。这缘于小班几乎天天下乡入村赶大集,和老百姓打成了一片。“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有一小,幸福美好”,然而老人、儿童往往因交通安全知识匮乏、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极易成为交通事故高发群体。因为重要,小班就成了老大爷、老大妈的“闺女”,成了中小学生的好“姐姐”。时常可见,一道靓丽的藏蓝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学校课堂。
针对农村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特点,她特意编排制作,用一些群众喜闻乐听的形式,以案说法,向群众分析超速、酒驾、超员、骑摩托车不带头盔、无牌无证等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倡导大家一定时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电动自行车上牌工作村镇一直进度缓慢。她便提出了“送戏下乡”入村上牌照,利用活动向群众讲解登记上牌惠民政策,解读当下盐山交警针对电动自行车上牌工作实行的便民措施等,使群众不仅了解了上牌照的重要性,而且明白了全部流程,极大推进了农村电动自行车牌照办理进度。
小班的儿子今年6岁,女儿1岁,为了做好宣教工作,她将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婆婆照管,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每天起早贪黑,往往孩子还没有醒她就下乡了,累了一天回到家孩子就都已经睡了。回家后再照看女儿,每每想起这些,小班心里满满的是对家人的愧疚。而她的家人都说她的工作很有意义,正是这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奉献和背后支持让小班给了小班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在宣教路上继续奋战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