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冀州区法院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审判力度,开辟“快立、快审、快结、快执”绿色通道,完善“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的全流程诉讼服务,为农民工解决烦“薪”事、撑起安“薪”伞。
“三优先”,快立快审快执行。一是立案优先。实行首办负责制,公开立案热线,加强诉讼指导,采取预约立案、口头立案、电话立案、网上立案等多种方式,确保当日立案。对有经济困难的农民工,依法免交、减交诉讼费。对农民工申请财产保全的,化简程序,优先快速办理。二是审理优先。坚持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优先审理原则,采取优先开庭审理、提速审理流程、简化裁判文书等方式,通过庭前速调、庭中速审、庭后速判,保证农民工三日内拿到裁判文书。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依法运用先予执行程序、简易程序、小额速裁程序,提高审判效率。三是执行优先。树立农民工工资优先兑付理念,成立劳动者权益保护执行小组,优先安排人力、物力,采取先予执行、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等措施,确保所有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得到有效执结。
“三联动”,治标治本治源头。一是案件查办联动。与区检察院、区公安局等部门联动配合,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用好立案侦查、失信惩戒、执行查控、支持起诉等措施,形成打击欠薪工作合力,让农民工工资不敢欠。二是制度监管联动。与区人社局、区住建局、区司法局等部门联动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协同处置长效机制,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渠道,扎紧扎牢制度笼子,让农民工工资不能欠。三是源头治理联动。与乡镇、工会、仲裁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动配合,加大巡回办案、劳动仲裁、人民调解力度,现场开庭、就地办案、一线调解,建立健全“大调解”机制,推进农民工工资纠纷多元化解,让农民工工资不想欠。
“三引导”,用心用情用智。一是宣传引导用心。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拖欠农民工工资典型案例,强化讨薪维权宣传报道,开展送法进农村、进企业宣传活动,营造根治欠薪良好舆论氛围。二是教育引导用情。邀请农民工和企业代表旁听庭审,发挥“办理一案、警示一片”作用。将说服教育与普法宣传有机结合,用情用力教育企业依法履行义务,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是服务引导用智。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提高诉讼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互联网+”现代诉讼服务,推行巡回审判等便民举措,为农民工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智慧化维权服务。
2022年,冀州法院共受理涉农民工工资案件160余件,审结150余件,调撤结案120余件,审理时长平均约30天、执行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时长15天,执行到位标的100万元,执行兑付比例达90%,送法到农村50余次,送法到企业30余次。有效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以司法助力乡村振兴。(乔学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