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河北讯(谢桂香)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无法亲自到法院参加庭审。青龙县法院为了在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用互联网技术解决群众诉讼难题。
迅速行动,加强硬件配备。疫情期间,多数法院主要采用微信开庭方式解决难以到庭当事人的诉讼需求。但是庭审笔录签字、同步录像等功能无法实现。针对这一情况,青龙县法院党组积极谋划,迅速行动,选定场所、采购设备、安装系统,仅用一周时间就新建两个互联网法庭,法庭配备新电脑、打印机、高清摄像头、先进的互联网庭审系统,具备了法庭辩论、举证质证、庭审笔录签字、同步录音录像、语音自动识别等庭审所需全部功能,为群众不出家门完成诉讼程序提供了设备支撑。
精准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为了让审判团队尽快熟练运用互联网庭审模式,院研究室认真收集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利用2天时间,分4批次对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进行应用培训和在线答疑。将常见问题、庭审管理、书记员端和法官端操作流程制成手册,方便随时查阅,全力确保网上庭审操作熟练顺畅,既保障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诉讼权利,又为今后审判工作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网上开庭,提升审判便捷性。3月2日,互联网建成后的第一起案件正式敲响法槌,首次运用互联网庭审系统,对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秦皇岛中心支公司与被告李某、于某某追偿权纠纷一案进行了“云”庭审。审判庭只有法官和书记员在场,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利用电脑登录云间网上视频庭审系统参与庭审。除了没有现场面对面,整个线上庭审流程规范而且顺利。互联网法庭第一案的顺利庭审,标志着青龙县法院实现了从硬件配备到实际应用的全流程建设,完全具备了互联网庭审的功能,正式进入云庭审时代。
|